
4月13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联合手术室麻醉科团队,为一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成功帮助患者切除嗜铬细胞肿瘤。
据手术医生、泌尿外科陈柏君主任医师介绍,患者应女士(化名)今年61岁,曾有过心肌缺血和心衰病史,因胸痛中上腹痛急诊入院,被诊断为高血压,心衰,心肌缺血,在心内科就诊。应女士在增强CT检查中发现肾上腺肿瘤。肿瘤在左肾上极内上方,且肿瘤体积巨大,超过了6公分,这很有可能就是造成应女士长期血压高的根源,如果不尽早切除这个“棘手”的“定时炸弹”,情况将十分危险。
如何尽最大可能帮助应女士根治,考虑到泌尿外科对肾上腺嗜铬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相对丰富,且近年来成功开展了多例手术,于是心内科医生立即联系陈柏君参与会诊。会诊结束后,陈柏君立即召集科室团队的王军卫、汤思远等人进行手术讨论,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在转到泌尿外科情况好转后,出院在家修养一个月,并且口服术前准备药物,随后入院配合医生继续进行手术治疗。
据了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很罕见的肿瘤,每年发病率很低(每一百万人口中只有1~4个病例),可藏在应女士体内的肿瘤体积大、性质不明,加之肿瘤的位置也十分特殊,牵涉全身多个器官和血管(如腹主动脉、左肾动脉、静脉,十二指肠,胰腺,脾脏等),这给手术及麻醉都带来很高的难度。
术前由于应女士的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游离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和游离值偏高,游离值甚至超过正常值范围一万多,这就意味着血压在手术中有忽高忽低的可能,给手术操作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为应女士麻醉后,让大家意料中的“惊险一幕”还是出现,在泌尿外科团队分离肿瘤过程中,应女士的血压突然飙升,麻醉科主任郑燕国立即和团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控循环,暂时“压制”住了因肾上腺素过高被阻断的中央静脉,血压开始下降,但这才刚开始。陈柏君小心翼翼且轻柔地继续操作,但又遇到一个问题,应女士的心脏应激反应严重,只要他稍微碰到肿瘤,血压就可能经历“过山车”般忽高忽低,果然,过了几分钟,好不容易回落到正常值的血压不断降低,从高血压到低血压的强烈反差,陈柏君意识到要加快分离这颗敏感“炸弹”的速度了。
与麻醉科团队又进行几番沟通后,郑燕国和麻醉师邵佳茜不断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调控循环……最终,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这场60分钟的手术,这颗巨大的肿瘤被“拆卸”完毕。值得庆幸的是,术中循环控制平稳,应女士从麻醉中苏醒后转入ICU进一步观察,并于第二天转入泌尿外科病房,如今状况渐佳,高血压的老毛病也被治愈了。
“虽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为罕见,但其危害性质极大,一定要加强预防和重视,如果有市民遇到阵发性高血压,出现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头疼头晕且恶心的情况,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陈柏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