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医共体建设】多管齐下破难题,全力打造温岭一院医共体模式

作者: 文/医共体办公室 图/市卫健局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2-11 10:41:19

        12月10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主任郑志坚出席温岭市县域医共体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并在会上答记者问。

       据了解,温岭市于2018年初开展医共体试点工作,2018年12月按照省统一部署,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2019年3月正式运行。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自2019年3月成立,由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共有10家成员单位,是温岭市最大的医共体。

       温岭一院医共体现有医、技人员1245名,护理人员1380名,实际开放床位1870张。医共体正式运行一年多,始终坚持以“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为理念,按照“三统一、三统筹、三强化”的总体布局和要求,围绕“共”字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构建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温岭一院模式”,努力为温岭百姓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暖心的医疗服务。

高水平提升牵头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内涵式发展为动力,以患者需求导向,通过院内外环境整治、拓展“互联网+”、顺畅服务流程、保护患者权利等多种举措,高效率完成“最多跑一次”改革,改善就医体验,打造有温度的医疗服务。2020年6月,温岭一院门诊普通、专家号源网上开放率100%,检查智慧预约率100%,门诊智慧结算率83.26%,得到群众一致好评。2020年通过了GCP现场认证、胸痛中心国家认证、临床检验科ISO15189现场评审,省八大质控检查、年度质控检查、生物安全检查内涵明显提升。在2020年前三季度省卫健委综合性医院综合能力评测,医院综合CMI全省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排名第一,RW≥2疑难病例排名第二,日间手术排名第二,三四级手术排名第六。

高质量打造一院一品特色专科 

       据介绍,温岭一院医共体在结合各家分院现有专科特色和当地疾病谱特点,确定分院错位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分院“一院一品”或“一院多品”特色专科。其中,温西分院康复专科也初具品牌,通过省优质服务基层行评估。积极探索医共体“慢性病专病医防中心”新模式,构建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格局。其中横峰分院建立骨质疏松诊疗中心,9—11月为群众进行双多能骨密度检查和超声骨密度检查1503人次,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收治出院130人。此外,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医防中心、心脑血管慢性病医防中心和口腔疾病医防中心也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技术培训、早筛早诊、基层指导、考核评估、适宜技术推广、线上线下健康教育和指导患者自我管理等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规范治疗等,实施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高要求推动医疗技术下沉

       每周四是温岭一院中医科郭菊清中医师到箬横分院出诊的日子,每当这日一早,闻讯而来的患者总会正在耐心等待她的开诊。这是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的一个缩影。总院定期派遣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目前已派157名专家到10家成员单位坐诊累计2014天,51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推动双向转诊制度:2020年共成功上转1644人次,同比增长19%,下转434人次,同比增长132%,切实让患者和家属在向上转院时安心,向下转院时放心。

高水准建设资源共享平台

       温岭一院通过远程会诊、云影像中心、云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措施,助推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自正式运营以来,三大中心共诊断服务近8万张影像片、1.1万多份心电报告和3.4万多个消毒包。同时,加强分院的质控检查与整改落实,常态化开展质量改进工作。温岭一院医共体模式实现了“一般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的基本目标。2019年1-12月份各分院门急诊人次较2018年增长25.80%,住院人次较2018年度增长13.06%,总病床使用率72.19%,医共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切实增强了温岭百姓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龙头医院充分发挥指导和帮扶作用,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带动分院提升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享受安全、有效、便捷、价廉、优质医疗服务。”郑志坚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