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甜甜的笑脸,“金牛宝宝”来拜年了!
大年初一零点八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个“金牛宝宝”呱呱坠地,是个重6斤1两的男宝宝。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坚守下,大年三十至初六,温岭一院共迎来了105个“牛宝宝”。
大年初一出生的“小牛犊”,比预产期提前一天
“我的预产期是2月13日(大年初二),没想到提前一天来了。”程女士来自四川,跟老公在温岭打工。受疫情影响,程女士决定留在温岭生孩子。
“宝宝在大年初一出生,不仅生日好记,寓意也好,象征着新一年的希望。”虽然没能回老家过年,但是程女士脸上还是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程女士表示,这是她顺产的第二个宝宝,“孕期心情好,多走动,孩子就能顺顺利利生下来。”
“在四川,坐月子要吃肉,这样营养比较好,宝宝长得快。”宝宝的爸爸说,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对于这个大年初一出生的“小牛犊”,宝宝的家人开心得合不拢嘴,表示这是喜上加喜,因为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也代表着健壮、踏实,这些都是他们对宝宝最大的期望。
春节扎堆生“牛宝宝”,产科医生在朋友圈感受年味
“手术室开门红。”大年初一早上8点,产科副主任陈怡就来到医院,做了第一台急诊手术。上午9点24分,一个重6斤4两的女宝宝坠地。陈怡介绍说:“大年三十后半夜,分娩中心接生了5个宝宝,都是自然分娩的。”
“初三、初四那两天生娃的最多,我们科室连续做了22台剖宫产手术。”陈怡说,近几年高龄孕产妇明显增多,与之相伴的是各种高危病症。除了高龄风险问题,头胎剖宫产造成的瘢痕子宫,成为剖宫产比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春节值班,对我们来说是工作常态。”陈怡说,大年三十至初六,她只休息了一天,“初一、初六24小时都在忙,初二、初三做了几台急诊手术,初四在门诊。这个春节哪儿都没去,就在朋友圈里感受了一下年味。”
VIP产科护士长徐龙娟表示,不少产科的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多年的除夕之夜,没有回家陪伴亲人,而是坚守在产房、手术台上,守护、陪伴每一个小生命。
据记录,去年受疫情影响,温岭一院大年三十至初六,产科接生了41个“鼠宝宝”,前年同一时间段迎来了91个宝宝。
“看到牛宝宝们健康出生,工作累点也很值得”
“第一批牛宝”诞生要有仪式感,分娩中心医护人员为宝宝们戴上了一顶喜气的红色帽子,还留下了人生伊始的第一份“足迹”,并以贺卡的形式送到家属手中。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这个春节我们都很忙。”分娩中心护士长陈巧玲开玩笑地说,“如果你(记者)初一、初二过来,我根本没空接待你。”大年初一,陈巧玲早早地就来到科室,“这几年VIP产科需求很大,我们会安排助产士为产妇提供一对一导乐服务。”
为了迎接金牛宝宝们的降生,温岭一院产科团队一如往常,没有丝毫懈怠。正是因为这份坚守,换来了无数母婴的平安,更显可贵。不仅仅是产科,妇科、新生儿科、超声科、检验科等其他各科室部门,都有全职专业医护人员全年365天24小时值守。
忙碌,是医院里永不间断的画面。他们舍弃了假日与亲人欢聚的时光,温暖、繁忙、幸福地迎接每一个小生命的到来。
说起这些,在分娩中心值班的助产士们说:“看到牛宝宝们健康出生,我们就觉得工作累点也很值得、很幸福。”
新春佳节之际,让我们向迎来新生的幸运家庭道一声恭喜!恭喜!也向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道一声春节快乐!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