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公益】“剪刀、石头、布”,这个急救法人人都能学会,关键时刻能救命

作者: 文/朱丹君、徐巧巧 图/ 林桉然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3-15 10:07:12

        3月3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11日下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心青年文明号联合社工部、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来到市区横湖小学,开展全市首场《“海姆立克”急救法》公益课。

       “哪些东西容易误食,导致气道异物梗阻?”“花生、红枣核、年糕、水果冻、笔帽、橡皮……”问题一抛出,就得到了学生们的踊跃回答。随后,该校70多名老师和学生认真聆听了这堂“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培训课。

       现场,急诊护士周玛丽结合“海姆立克”急救短片,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气管异物发生的原因、急救方法以及如何预防等急救知识。

      “异物卡喉需记住‘剪刀、石头、布’,简单三步即可。”周玛丽说,当儿童(1至8岁)发生气管异物梗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但动作要轻柔,“先出剪刀手,放在孩子肚脐上2指,确认位置后,这只手变成石头,用手握住拳头顶住2指位置,最后出布,用另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5次,直到孩子把异物咳出。”

      “剪刀、石头、布,这个口诀很容易让人记住。”横湖小学副校长陈灵世表示,很多学生在学校吃午饭,如果不幸发生异物卡喉等意外,多掌握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

       每年,我国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近3000名,其中有许多儿童都是因为未能在黄金时间得到抢救而面临死亡。急诊中心护士长王慧平表示,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与科学处理方法,尤其是校园内有效自救、互救,可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王慧平表示,近年来,医院积极推进“校园应急救护安全工程”,前期开展了防溺水、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横湖小学是首站,后期我们会在全市中小学学校中开展,让更多的人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事件的发生?

       周玛丽建议,家长和老师平时要教育小孩,勿将细小物件放入口中,应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吃花生、瓜子、豆类等坚果类食物。当口含食物时、或进食时,应避免嬉笑、哭闹、打骂。食物应切成细块,充分咀嚼,细嚼慢咽。如咽部喉部有异物,不要用手挖取,不能用大块食物咽压,应设法诱其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