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举行的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才学科建设推进会上,医院公布了《高层次人才分层次选拔培养行动计划》和《关于建设特色品牌学科实施方案》。人才驱动和学科建设将同频共振,促进医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人才建设 增强内生动力
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梯队结构,按照《医院人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医院实施了“125 人才培养工程”,分层次选拔一批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医坛新秀进行重点培养。其中,江敞、林国兵、程勇军、章永强、饶高峰、王齐增、宋于康和朱军8人为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邵波等18人为创新人才培养对象,何龙等48人为医坛新秀培养对象。
此次培养行动实施周期为五年,医院将每年给予培养经费,重点资助其科研项目、重点支持其科研平台,帮助组建科研小组和技术团队,支持设备采购等,此外,还支持进行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明确科研方向,开展科研立项和导师结对等。医院还将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重点在技术创新,创造发明和应用、科研立项、论文发表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明确量化目标,实现培养对象在各方面取得成果。
医院根据个性化培养计划实施分阶段培养,培养期间,实施动态考核和退出机制,培养期满进行结业考核。
医院在注重整体队伍素质提高的同时,突出重点人才培养,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保障。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了促进学科发展,医院根据《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学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对学科实行分批次管理建设,确立了第一批建设学科,分别是心血管内科、关节外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急诊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和妇科。
建设周期为五年。医院将坚持重点扶持、重点突破的原则,对9个建设学科实行院、专科两级管理,医院从品牌专科发展空间、人才、资金、设备、进修、学历提升、项目申报、学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共同参与管理、形成合力。
医院学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并根据学科建设及发展情况,增加新批次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