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护理信息化助推温岭一院优质护理

作者: 文/图 廖英英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6-21 15:03:29

       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照护和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信息化助力患者安全和优质护理服务,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护理事业提供了便捷。

       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近年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完成的一系列信息化项目包括标本闭环、输血闭环、手术运转电子化、PDA、电子白板及床头呼叫铃等,推进优质护理,保障护理质量安全。

实现闭环管理,全程监管、保障患者安全

       闭环管理是综合闭环系统、管理的封闭原理、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原理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可全面的对质量进行控制,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交接记录。通过信息闭环管理改造,有效解决环节缺失的问题,做到所有节点可回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据悉,医院信息管理处为临床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驾护航,陆续开发了患者安全转运、标本闭环、输血闭环、病理闭环和母乳闭环等等。

       以输血闭环为例,从患者血标本的采集到血液的出库,从输血的开始到结束再到输血反应的反馈。将多个系统串联实现输血信息化闭环管理,使得输血全过程可追溯,加强了各个环节的严密性,优化了输血工作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了患者安全。

智能精准的移动护理,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护理与信息化的结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和工作方式,增进医疗效率,使护理照顾更加精准。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更提升了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

       对此,医院梳理总结出6大护理工作表单,覆盖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流程。同时,信息化护理通过更新理念,将护理人员档案及护理排班管理信息化,使人员借用、调科数据、护理排班信息一目了然,(护理夜班费和夜班津贴自动生成),高效省时,实现了科学化管理。护理质量反馈信息化,便于临床改进和护理管理处后续跟进,助力护理质量管理。

       医院引入移动护理车,并在每个病区建立二级护士站,以此减少护士频繁往返于护士站时间,实现了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从而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同时,医院还全面使用PDA,灵敏、高效快速确认患者身份、完成医嘱执行,为护理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医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通过物联联接,实现智能、精准护理。

        在重症监护室智能物联联接,实时提取心电监护、呼吸机系统数据,自动导入护理记录,实时提取精准数据。

        床头呼叫系统与HIS系统对接,患者各项重要信息主动导入,在床头分机显示,使护士在床头对患者的重要信息就有初步了解,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实现智能、精准护理。

       关节外科护士长彭灵君表示,关节外科是医院手术转运信息沟通流程优化的先行科室,手术患者转运的闭环成功,离不开信息管理处各成员的付出。手术患者接送能在电子白板上显示,为区分接送状态,信息管理处还设置了不同的音乐提醒,让临床护士能及时做好相关准备,使临床护理手术转运信息环节更加完善的同时,节省了不少时间,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

       “感谢信息管理处谢海平主任为核心的护理信息建设团队为护理信息化做的努力,我们将继续秉持积极探索与进取的精神,与信息管理处合作,不断创新,共同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护理管理处负责人苏雅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