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2018年新发病例45.6万例,死亡病例39.0万例,约占全球的44.1%和49.9%,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第3位。全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然低于20%,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7.4%。日本和韩国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得益于胃癌筛查工作,这两个国家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70%和55%,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4.6%和71.5%,胃癌死亡率明显降低。目前,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癌症最佳治疗手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对于胃癌的治疗,早期发现是关键所在。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始终走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前沿,较早引进相关设备用于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近几年,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精查胃镜的应用,早期胃癌诊断率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胃肠镜体检发现早期病变,并及时获得根治,疗效满意。
什么是精查胃镜?
简单来说,对于有高危因素[中老年/广泛萎缩、肠化/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或普通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的人群,应用放大胃镜及色素内镜技术,进行系统或局部的放大、染色检查,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性病变及病变的范围、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等。
近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奥林巴斯内镜系统,其中包括电子放大胃镜。电子放大胃镜是目前国际和国内消化内窥镜诊疗领域最先进的诊疗设备之一。具有超强的组织放大功能,是目前最先进的早癌筛查、精查内镜,85倍光学放大+NBI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清晰地看清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形态及粘膜下毛细血管的形态,最大限度的保证早期癌症筛查的准确性。
7月2日下午,内镜中心为3位患者开展了精查胃镜检查。纤细的先端部外径仅有9.9毫米,减轻了患者负担,提高了操作性;85倍光学放大和窄带光成像技术,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清晰地看清黏膜表面结构及毛细血管网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细节;副送水功能可随时冲洗黏液和血液,在内镜诊疗时仍保持视野清晰。
据内镜中心主任王国平介绍,精查胃镜适用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异型增生或低/高级别瘤变,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如癌胚抗原CEA)或胃功能异常,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等遗传易感患者,主观要求精查的患者也可以开展精查。
内镜中心每周五下午常规开展精查胃镜,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提早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