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跨越万里,援疆医生的苦与甜,“一年半的援疆时光太短暂了”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8-17 08:41:34

      “滕医生,你从新疆回来了?”“是的,刚回来没几天。”……8月2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滕承志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不过,正如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的那样:“就在回来的这一天,我对阿拉尔的留恋远远大于回家的喜悦。”因为,他已深深爱上了新疆阿拉尔市这片土地,爱上了那里的人们。

援疆工作不轻松,体重掉了七八斤

       初到新疆,滕承志坦言不是很适应。“阿拉尔市就在沙漠边,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春夏季节,风沙很大,十几米远都看不清。”滕承志说,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护手霜、眼药水便成了援疆医生们的常用物品。

       援疆期间,滕承志的体重掉了七八斤。“新疆饮食,主要以羊肉和粉食为主,可能吃不习惯。”滕承志说,掉体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援疆工作不轻松。除了做好门诊、查房等工作,滕承志还完善了儿科病种的诊疗规范、做好科室发展规划和方向,并积极指导年轻医生。

       “南疆的医疗条件,和温岭还是有点差距的。”滕承志曾为一名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做了小儿内镜急诊检查,最终明确了病因,这名患儿转危为安。事后,家属还给医务人员赠送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之前,医院没有技术开展小儿内镜,大部分患儿需要转院至阿克苏地区。”为此,滕承志收了两名徒弟,培养小儿消化亚专科儿科医生。另外,在滕承志的牵线下,他的一名徒弟还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交流、学习。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儿科医生基本熟悉小儿内镜检查技术。

       在长达一年半的援疆生活里,滕承志克服了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全心全意地为当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也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儿科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身穿志愿者红马甲,他将公益事业延伸到新疆

       “5月21日,在托喀依乡二队幼儿园,每个孩子手中抱着一份学习用品大礼包,孩子们的欢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滕承志回忆,这是非常美好的一幕,“看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忘记了所有的疲劳。”

      援疆期间,滕承志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丑小鸭”患儿关爱公益项目带到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在“六一”儿童节,他和儿科同事“转行”做起了主播,通过直播的方式为健康“带货”,让患者在线就能享受到义诊咨询服务。

       “一年半的援疆时光太短暂了。”滕承志与其他医务人员一起,经常下沉到团场和连队,积极参与“百医进村惠万人”巡回义诊、远程医疗等公益服务,深入到新疆各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台州专家的服务。

       “医生的角色,不仅仅限于治疗疾病,更多的是健康教育、心理引导、引领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滕承志的行李里有一件特殊的衣服,那就是志愿者红马甲。在完成医疗工作之余,滕承志还主动参加贫困家庭送温暖、护苗行动微公益等活动。

       作为一名援疆人,滕承志想将更多、更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引入新疆,参加新疆的一些公益活动,同时希望能带动新疆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来。据不完全统计,滕承志共参加公益志愿者义诊活动20余次,受惠群众500多人。

资助学生和有困难家庭

心系边疆医疗事业发展, “有机会我会选择二次援疆”

       “阿拉尔的人民都比较淳朴,患者对援疆医生给予的一点点帮助都心怀感激。”援疆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苦差事,但在滕承志看来,“忙碌又异常充实的经历,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新疆生活久了,反而不适应温岭的天气,这里很潮湿,不停地出汗,感觉人都要发霉了。”回家后,滕承志还时常挂念着边疆的医疗事业,“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甲等医院,还建设了全新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这里还是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以后可以培养更多的年轻医师,真好。”

       “医疗援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留下一批本地医疗人才队伍。”滕承志说,“如果有二次援疆或者去其他对口支援的地方,我非常乐意去,可以跟其他地区多多交流,为我们国家的援疆事业做出一些贡献,这是一种荣幸。”

       此次援疆,滕承志在第一师阿拉尔医院率先开展小儿内镜(包括无痛)诊疗,并诊治患儿近200人次,收治各类住院患儿1000多人次,疑难危重病例200多人次,呼吸机诊疗88例,成功抢救重度贫血消化道出血等病危患儿2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