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接过援疆“接力棒”,温岭一院医疗支援再启程

作者: 文/朱丹君、王凌云 图/ 周悦纳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9-06 22:03:03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9月1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了简短而温馨的欢送会。即将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第一师阿拉尔医院)的新生儿科主治医师秦涛、医院党政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欢送会。

       在欢送会上,医院陈军政书记表示,援疆工作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他嘱咐秦涛,要保持良好的个人素养和医者风范,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发扬医院的优良传统,培养当地医护团队,带动和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在外期间要增强防护意识,注意身体,保证安全,随时与家人、同事保持联系、分享感受。

        郑志坚院长嘱咐秦涛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安心地工作、平安地归来,医院作为“大后方”,始终是他援疆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希望他在援建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有所建树。

        9月6日,带着同事与家人的殷切嘱托,秦涛开启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

       “援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历练。”秦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报名参加医疗援疆工作。秦涛说,他祖籍在山东,父母都是支边的石油工人,他在新疆出生、长大,对新疆有很深的眷恋,他想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秦涛就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新生儿科工作有近20年,在新生儿危重症、超早早产儿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他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台州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温岭市科技立项1项,院级十大新技术新项目1项。

        秦涛说,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大部分是出生28天以内的宝宝。“有的生下来只有几百克,甚至连呼吸都不稳定,需要严密的观察和监护,一旦病情发生变化,要随时准备去抢救。”

       2009年,秦涛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进修新生儿专业,开展该院首例新生儿换血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isa技术。秦涛所在的医疗团队,成功抢救胎龄不足28周超早早产儿数十例,他们还建立了“早产儿公益随访群”,发起“最小的粒子亮晶晶”“丑小鸭”等公益项目。

       前段时间,秦涛跟同事做早产儿随访工作。“三年前,出生体重只有590克的宝宝,如今已经长成小美女了。回忆这些年的从医经历,虽然辛苦,但是有很多感动的人和事。”他在微信朋友圈记下自己从医心得,这也成为他不断前进的驱动力。

       “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秦涛说,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平时工作也很忙。两人育有两个孩子,老大刚刚上初中,老二还在上幼儿园。因为每天要查房,还要经常值夜班,他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孩子的作业辅导和接送方面,我基本都顾不上。”

       “老二今年刚上幼儿园大班,明年要升小学,那时我都还在新疆,只能让家人多费心。”虽然心里有不舍、有遗憾,但是秦涛说,为了做好医疗援疆工作,一切都值得。出发之前,他还认真与本院的援川、援疆医生交流,便于自己更好、更快地投入到援疆工作中。

       “我会根据对口支援医院的需求,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把我们这里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过去,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秦涛还想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好的公益项目带到新疆,造福更多的新疆患儿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