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样一些人,受一点小伤就血流不止,轻轻摔一下可能致内脏出血,想奔跑却只能静静站在窗前……他们的身体像玻璃一样经不起任何碰撞,他们被称为“玻璃人”,医学上称之为血友病病人。
为了纪念世界血友病联盟发起人——加拿大的法兰克‧舒纳波先生对于血友病的贡献,以及唤起大众对于血友病的正确认知,自1989年起,将每年的4月17日作为“世界血友病日”。
今年4月17日是第34个“世界血友病日”,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团结合作、政策支持、共同发展”,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血友病的关注,营造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普惠、服务优化,提升血友病的防治照护水平,促进人人享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有效的凝血因子,不能正常止血,致命的问题在于内出血,如内脏出血、脑出血、膝关节、踝关节和肘关节。内出血将严重破坏器官和组织,甚至威胁到生命。
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种类不同可分为血友病A (凝血因子Ⅷ缺乏)、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是一组X连锁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000;其中血友病A占80%~85%。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通常情况下,女性通常作为血友病携带者而没有临床表现,将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男性则会发病。基因也有可能出现自发突变,在约30%的病例中,无确切的家族遗传史。
血友病的规范治疗:
目前血友病无法完全治愈,替代治疗是最有效的止血和预防出血的措施。所谓替代治疗,就是给患者注入外源性凝血因子制剂,无条件的也可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1.按需治疗:通常在患者发病、发生出血事件后再进行治疗。2.预防治疗:通常是在患者还没发生出血前,就定期注射凝血因子的治疗,是儿童血友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持续性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
血友病患者日常注意要点:
1.血液病患者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运动中注意保护,预防磕碰、摔伤,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运动。户外活动要随身携带紧急止血药物和物品,确保安全。
2.儿童自幼反复关节肿痛是血友病的常见表现,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予以检查明确。
3.发生急性出血时,在接受专业医疗救治前,坚持RICE原则行自我救助:Rest(制动)、Ice(冷敷)、Compression(加压)、Elevation(抬高),即制动静养,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4.血友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肌肉注射、手术,禁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5.坚持优生优育,对有孕育血友病儿风险的生育家庭,可选择“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胎盘植入前遗传学检查(PGT),孕育健康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