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关注】集体备课促教研、并肩互助共成长——温岭市一院成功承办温州医科大学2022-2023学年《儿科学》集体备课会

作者: 文/黄爱蓉、杨诗奕 图/杨诗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7-22 10:58:47
       7月1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成功承办温州医科大学2022-2023学年《儿科学》集体备课会,进一步统一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设计,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来自温州医科大学各直属及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师代表60余人参会。
 
      会议由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吴蓉洲教授主持,儿科学院院长王天有、市一院院长郑志坚、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金玮琼分别致辞。
 
       王天有院长对《儿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表示肯定,希望大家以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以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为目标,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工具,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郑志坚院长对各位教授、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其儿科基本情况。他希望通过此次的儿科集体备课会共同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儿科的整体实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金玮琼副处长感谢市一院的大力支持,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各级专家的指导,形成儿科学医教研相辅相成的局面,促进儿科学全面发展。
 
       会上举行了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院首届教学委员会和首届督导委员会聘任仪式。王天有和褚茂平教授为首届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振浪教授、阮积晨教授、卢朝升教授、陈开亮副书记、张维溪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委员41名,秘书1名。李昌崇教授为首届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仲荣教授、杨青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委员33名,秘书1名。
 
      此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黄亚玲教授,作《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线上讲座。黄教授从现代医学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成长三个方面进行讲述,认为医疗是医院的今天,科研是医院的明天,教学是医院的后天,而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发展了,综合素质提升了,教学水平提高了,才能培养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集体备课会环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黄珍从教学目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儿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讲解,并以缺铁性贫血为例讲授了教学过程。
 
       参会者针对《儿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会场气氛活跃。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呼吸内科李昌崇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设置好线上线下的比例,注重引导,加强形成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的优势。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内教研室主任张海邻教授在总结中对临床专业认证再次动员,他指出混合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大家要转变理念、顺势而为,既要相信学生,又要关注和帮助学生,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做出各家医院的特色。
 
        会上对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院2021年度先进教研室、优秀教师,2022首届儿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选手进行了表彰。
 
        当天,在隔壁会议厅,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赛由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三个环节组成。市一院选手潘丹峰由于出色地表现,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