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医坛新秀】“泡”在实验室里的科研达人——郭洁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1-04 14:29:21

见到郭洁洁的时候,她正在做实验,身穿白大褂,穿梭于一台台精密仪器之间,观察过程,记录结果。作为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的郭洁洁来说,这就是她的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天天“泡”着的郭洁洁用8年时间,共主持了6个课题项目,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及中文期刊论文,总影响因子超30分。

在前不久的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和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公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医院共两名人员入选“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名单,郭洁洁就是其中一名。

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患者

在和郭洁洁聊天过程中发现,她提到最多的还是科研。她认为,科研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服务,研究工作应当以临床亟待突破的难题入手,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患者。

她专注于神经生物学,长期致力于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包括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的研究。在2019年时,郭洁洁成功申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关于《p38MAPK/JNK/ERK1/2信号通路在认知障碍与抑郁共患中的调控作用研究》的项目,填补了医院省部级青年项目的空白。同期,郭洁洁主持的《PI3K/AKT/GSK3信号通路在认知障碍与抑郁共患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获得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的资助。“通过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发现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进而激活GSK3及CREB信号通路,从而改善由Aβ引起的认知障碍及抑郁样行为等功能。希望这些基础研究能对临床改善认知障碍和抑郁行为提供科学依据。”郭洁洁解释道。

在实验过程中,郭洁洁也在不断地探索并紧跟国际研究热点,在她看来,探索是实验的灵魂。期间,她运用“多感官融合训练”的方式来探索其对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的神经发生作用机制。这种干预手段结合运动和环境同时刺激,能够有效克服运动方式的单一性,运动强度大或干预周期长等问题,更符合老年患者或抑郁症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任务完成效果。

当初郭洁洁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兴趣,每次看到实验结果数据时都能让她为之一振。在她看来大脑能够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非常神秘但又深奥,神经生物学可以带领她探究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太多AD(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的彷徨和无助,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帮助到这部分人。

学习永无止境

目前,郭洁洁还是一名在读博士生。“出去参加会议时,每当看到同龄人高端前沿的科研技术,深知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这让我萌发了读博的念头,并且医院也非常鼓励医务人员继续深造。”2019年,郭洁洁在工作了5年后,决心重回校园,选择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专业,继续攻读博士。

读博并不轻松,郭洁洁对自己也有更高的要求,她的目标是成为获得“双证”的博士,而非一般的在职博士学位。一般在职博士毕业后只有博士学位而没有学历,现在相当于和一群全日制学生一起竞争,毕业要求也更加严苛。“2019-2020年一整年我都在宁波大学脱产学习。”当时,郭洁洁的孩子才刚满3周岁,每天只能以视频通话的方式来缓解母女的相思之情。“因为家里及单位的支持,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在宁大的这一年,郭洁洁每天的日程除了必修的上课时间,其余都“泡”在实验室里度过,有时候等到实验结果出来的时候,已是深夜。

从2014年刚出校园的实验室“小白”再到现在的中心副主任,从中心实验室最初的4个人再到现在的7个人,郭洁洁跟随着实验室也在不断地成长蜕变。

期间,她先后获得了第五届“优秀新温岭人”称号、温岭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温一医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温一医优秀团干部、温一医科研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不断进取的同时,郭洁洁深知“好的团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作为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她十分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同时,郭洁洁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在她看来,哪里有问题,这里怎么解决,大家一起探讨,才能共同进步。她还参与组建了医院神经内科科研团队、检验科分子科研团队,协助临床、检验人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科研。

医学的高峰永远在远方,眼下,郭洁洁又带领团队在神经代谢组学领域继续研究中……